心得百科
当前位置: 首页 心得体会

左传中的成语(左传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)

时间:2023-08-29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 栏目名: 心得体会

出处:公元前594年,鲁国隐公受到晋国的攻击,鲁国的大夫子产建议鲁国君主画一条龙,表示鲁国的祥瑞。出处:公元前573年,晋国昭公去世后,其子文公与庶兄文公发生了冲突,庶兄为了保护昭公的儿子文公,对外宣称二人情同手足,使两人之间感情更加亲密。出处:公元前567年,晋国昭公去世后,其弟夷公挟国委任,夷公对持怀疑态度的叔父进行报复,庶兄为了维护公正,承诺以德报怨,即用仁德善行来回报叔父的仇恨。

1. 画龙点睛(出自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)

解释:比喻在文章或谈话中以简短的话语或一笔带过,使之活灵活现。

出处:公元前594年,鲁国隐公受到晋国的攻击,鲁国的大夫子产建议鲁国君主画一条龙,表示鲁国的祥瑞。子贡在龙的眼睛位置点了一下颜色,于是龙焕然一新,活灵活现。

2. 不幸而言(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)

解释:指因为不幸而说话,表示对悲痛之事的辩解。

出处:公元前636年,鲁国襄公去世后,弟弟挟国委任,以风花雪月等浪漫的言辞来辩解自己的统治行为,于是产生了“不幸而言”的成语。

3. 相辅相成(出自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)

解释:指相互配合,共同发挥作用。

出处:公元前719年,鲁国文公受到秦国的进攻,鲁国的大夫管到建议鲁国君主与晋国结盟,使两国相互配合,共同抵抗秦国的进攻,从而实现相辅相成的效果。

4. 情同手足(出自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)

解释:指感情亲密,像手足一样。

出处:公元前573年,晋国昭公去世后,其子文公与庶兄文公发生了冲突,庶兄为了保护昭公的儿子文公,对外宣称二人情同手足,使两人之间感情更加亲密。

5. 以德报怨(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)

解释:指以仁德善行回报仇恨。

出处:公元前567年,晋国昭公去世后,其弟夷公挟国委任,夷公对持怀疑态度的叔父进行报复,庶兄为了维护公正,承诺以德报怨,即用仁德善行来回报叔父的仇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