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精髓,其中充满了深邃的思想、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。
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精髓,其中充满了深邃的思想、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。以下是350首古诗词大全,带你领略文学之美的经典之作。
1.《登鹳雀楼》 - 王之涣
2.《送元二使安西》 - 王之涣
3.《登金陵凤凰台》 - 杨炯
4.《桃花源记》 - 陶渊明
5.《静夜思》 - 李白
6.《将进酒》 - 李白
7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苏轼
8.《江城子·十年生死两茫茫》 - 苏轼
9.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 - 苏轼
10.《浪淘沙·九曲黄河万里沙》 - 宋之问
11.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 - 辛弃疾
12.《青玉案·元夕》 - 辛弃疾
13.《木兰花慢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 - 秦观
14.《念奴娇·春情》 - 杨万里
15.《七夕》 - 秦观
16.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 - 苏轼
17.《杂诗》 - 王翰
18.《菩萨蛮·彼岸花》 - 温庭筠
19.《赤壁赋》 - 苏轼
20.《静夜思》 - 唐玄宗
21.《夜泊牛渚怀古》 - 杨万里
22.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 - 李清照
23.《蝶恋花·春景》 - 杨万里
24.《夜泊金陵怀古》 - 杜甫
25.《登高》 - 杜甫
26.《雪》 - 白居易
27.《登快阁》 - 曾巩
28.《送韦司使往吴中》 - 陆游
29.《古意即今赋》 - 王安石
30.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 - 程颢
31.《玉阶怨》 - 衞中立
32.《夜泊水村怀古》 - 杜牧
33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苏轼
34.《关山月》 - 杜甫
35.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- 王勃
36.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 - 佚名
37.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 - 程颢
38.《采莲曲》 - 佚名
39.《七步诗》 - 曹操
40.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 - 胡铨
41.《竹里馆》 - 王之涣
42.《蜂》 - 罗隐
43.《登岳阳楼》 - 杜甫
44.《泊秦淮月行怀旧》 - 杜牧
45.《春怨》 - 罗隐
46.《忆江南·月袅西窗瘦》 - 洪咨夔
47.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- 白居易
48.《登高岳阳楼》 - 杜甫
49.《无题》 - 李商隐
50.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- 辛弃疾
51.《秋风辞·铁泉》 - 骆宾王
52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周邦彦
53.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 - 苏轼
54.《清明》 - 杜牧
55.《夜雨寄北》 - 黄庭坚
56.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 - 陆游
57.《江上渔者》 - 白居易
58.《赤壁赋》 - 曹操
59.《登乐游原》 - 李商隐
60.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 - 杨洪基
61.《登高士望远》 - 杜甫
62.《塞上曲四首》 - 张籍
63.《菩萨蛮·船过吴江》 - 张骞
64.《苔》 - 赵嘏
65.《长干行》 - 李白
66.《回乡偶书二首》 - 贺知章
67.《出塞》 - 王昌龄
68.《静夜思》 - 黄景仁
69.《月夜忆舍弟》 - 杜甫
70.《书愤五首·其一》 - 韩愈
71.《长恨歌·百年都好短》 - 白居易
72.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- 苏轼
73.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 - 李清照
74.《渔家傲·塞下秋来风景异》 - 文天祥
75.《梅花天凉好个秋》 - 纳兰性德
76.《卜算子·我住长江头》 - 辛弃疾
77.《将进酒》 - 臧洪威
78.《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》 - 岳飞
79.《赠花卿》 - 范仲淹
80.《江畔独步寻花·世事一场大梦》 - 杨慎
81.《定风波·北国风光》 - 苏轼
82.《夜雨寄北》 - 李商隐
83.《秋夜曲》 - 宋祁
84.《南乡子·登京华台》 - 杜牧
85.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 - 苏轼
86.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 - 陆游
87.《江上渔者》 - 白居易
88.《赤壁赋》 - 曹操
89.《登乐游原》 - 李商隐
90.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 - 杨洪基
91.《登高士望远》 - 杜甫
92.《苔》 - 赵嘏
93.《长干行》 - 李白
94.《回乡偶书二首》 - 贺知章
95.《出塞》 - 王昌龄
96.《静夜思》 - 黄景仁
97.《月夜忆舍弟》 - 杜甫
98.《书愤五首·其一》 - 韩愈
99.《长恨歌·百年都好短》 - 白居易
100.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- 苏轼
101.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 - 李清照
102.《渔家傲·塞下秋来风景异》 - 文天祥
103.《梅花天凉好个秋》 - 纳兰性德
104.《卜算子·我住长江头》 - 辛弃疾
105.《将进酒》 - 臧洪威
106.《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》 - 岳飞
107.《赠花卿》 - 范仲淹
108.《江畔独步寻花·世事一场大梦》 - 杨慎
109.《定风波·北国风光》 - 苏轼
110.《夜雨寄北》 - 李商隐
111.《秋夜曲》 - 宋祁
112.《南乡子·登京华台》 - 杜牧
113.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- 杨慎
114.《送别》 - 杜牧
115.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 - 欧阳修
116.《登鹳雀楼》 - 王之涣
117.《杂诗》 - 鲍照
118.《听弹琴》 - 鲍照
119.《定风波·三月七日行舟独占春》 - 文天祥
120.《丽人行·昨夜星辰昨夜风》 - 杨炯
121.《行香子·赋橘颂又兼示张功曹》 - 冯延巳
122.《莫见长安行乐处》 - 白居易
123.《白云深处有人家》 - 白居易
124.《静夜思》 - 杜牧
125.《钱塘湖春行》 - 白居易
126.《八六子·记得小溪东头》 - 秦观
127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纳兰性德
128.《新年作》 - 文徵明
129.《杂诗三首》 - 匡衡
130.《丰乐亭序》 - 杨亿
131.《秋浦歌》 - 虞俦
132.《选秀才集士之联》 - 吴涛
133.《舞榭歌》 - 王之涣
134.《湘君墓》 - 李商隐
135.《杂诗二十三首·!”;!…”·此次漂泊难为忘》 - 安矩
136.《乌栖曲·子非龙》 - 孙光宪
137.《河满子·雨破春云》 - 孙光宪
138.《菩萨蛮·可怜今夕月》 - 曹组
139.《临江仙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 - 李清照
140.《菩萨蛮·小山重叠金明灭》 - 李清照
141.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》 - 温庭筠
142.《菩萨蛮·花丛中》 - 曹组
143.《木兰花慢·可怜春半不还家》 - 温庭筠
144.《洛阳女儿》 - 杨炯
145.《点绛唇·如果梦里能认识你》 - 杨洪基
146.《青玉案·元夕》 - 辛弃疾
147.《临江仙卷》 - 元绛
148.《女冠子·儿童怕雷门外哭》 - 皇甫松
149.《秋歌》 - 唐寅
150.《长安遇冯妇》 - 骆宾王
151.《登岳阳楼即目德溪》 - 黄景仁
152.《摸鱼儿·雁丘词》 - 苏轼
153.《卜算子·我住长江头》 - 辛弃疾
154.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 - 范仲淹
155.《忆江南·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》 - 杨慎
156.《登鹳雀楼》 - 王之涣
157.《同学王刚送终》 - 杜甫
158.《登峨眉山歌》 - 杨慎
159.《早发白帝城寄怀崔红州十五侄女》 - 杜甫
160.《赠浣溪沙·庐山谣》 - 杨万里
161.《长恨歌·汉宫春》 - 白居易
162.《将进酒·青共醉令秋兄喜宴》 - 范仲淹
163.《山坡羊·尸怀京华》 - 元稹
164.《游娄山》 - 陆游
165.《人倚楼】 - 宋蜀船
166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纳兰性德
167.《沁园春·雪初消》 - 毛泽东
168.《索命词绝句·武着披铜铠》 - 纳兰性德
169.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- 白居易
170.《登岳阳楼》 - 杜甫
171.《早雁》 - 宝刘
172.《青玉案·春上花梢笑洞庭》 - 韩元吉
173.《秋眠》 - 程颢
174.《秦楼月·偈无名作自挽伤新书夜字改之版大略见嗟思诸君》 - 无名氏
175.《度人·峰峦可笑直盘踞》 - 高克勤
176.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李白
177.《马嵬坡》 - 杜牧
178.《卜算子·送鲍浩然之浙东》 - 李清照
179.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 - 李清照
180.《苕溪渔父》 - 袁山松
181.《雁子风姿·碧纱窗树月初长》 - 袁山松
182.《将进酒·京华烟景起连绵》 - 林则徐
183.《草堂词·九日》 - 王国维
184.《长亭送别》 - 王之涣
185.《横吹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