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得百科
当前位置: 首页 心得体会

使至塞上的写作背景及原文翻译 使至塞上作者及写作背景

时间:2023-10-06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1 栏目名: 心得体会

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,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、荒凉而壮美的边疆景象,寄托了作者追求美好、远大理想的情感表达。使至塞上这首诗是他的其中一首作品,被人们誉为唐代山水边塞诗的代表之作。当时唐朝边防戍卒的所在地称为“塞上”,塞上地区属于边疆地带,人迹稀少,环境恶劣,气候干燥且多风沙,生活条件极其艰苦。

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,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、荒凉而壮美的边疆景象,寄托了作者追求美好、远大理想的情感表达。

王之涣(688年-742年),字子涣,号留同,是唐代文学家和官员。他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,擅长写作诗词。使至塞上这首诗是他的其中一首作品,被人们誉为唐代山水边塞诗的代表之作。

写作背景:

使至塞上是王之涣在担任河西道诸州推官期间写作的。当时唐朝边防戍卒的所在地称为“塞上”,塞上地区属于边疆地带,人迹稀少,环境恶劣,气候干燥且多风沙,生活条件极其艰苦。王之涣亲身体验了边疆的艰难险阻,使他对边塞之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凄美的思绪。因此,他写下了这首以塞上为背景的诗歌,来表达他对边塞壮丽景色和边疆守护者的敬佩之情。

原文及翻译:

使至塞上

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
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
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
原文翻译:

乘兴欲问问塞修近,所属国家限于居延地。

远征流浪者渡汉塞,返乡候鸟飞进匈奴天。

辽阔大漠上孤烟直升,辽阔长河中夕阳圆。

萧关上偶然遇到巡逻骑兵,大将军在燕然山绝顶。